核電智能作業裝備系統 ——全場景替代人力解決方案
在核電設施運維中,高輻射、高危環境與復雜工藝對人員安全與作業精度提出嚴峻挑戰。核電智能作業裝備系統以“替代人、超越人”為核心目標,集成AI感知、抗輻射強化與多模態作業技術,實現核電現場全流程智能化作業,攻克人工極限。
運行監測與智能巡檢
搭載高靈敏度γ射線傳感器(探測下限0.1μSv/h)與紅外熱成像儀(精度±0.5℃),裝備可24小時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,通過5G邊緣計算實時診斷異常(響應時間≤50ms)。自主導航機器人配備360°全景激光雷達(建圖精度±2cm),在迷宮式廠房內按預設路徑巡檢,效率較人工提升8倍。
高危環境維修
◆ 高輻射檢修:耐輻照機械臂(10^6 Gy累計劑量耐受)搭載六維力控末端(精度±0.1N),在劑量率15Sv/h環境中完成閥門更換,人員輻射劑量歸零;
◆ 極限空間作業:模塊化微型機器人(直徑150mm)配備高扭矩微型電機(輸出扭矩5N·m),在50cm²空間內實施螺栓拆裝(定位精度0.02mm);
◆ 水下檢修:IP68防水級機器人配備液壓剪切工具(剪切力20t),可潛入20m深池底切割破損管道,作業精度達±1mm。
高空與重型作業
四足攀爬機器人負載能力50kg,沿垂直壁面爬升30m,通過3D視覺定位(誤差<3mm)排查頂部閥門;重型雙臂協作機器人(單臂負載200kg)執行蒸汽發生器解體,軌跡復現精度±0.5mm,工時縮短70%。
本系統已通過IAEA安全認證,在秦山、大亞灣等核電基地實現規模化應用,推動運維成本降低40%,人員受照劑量下降98%,重新定義核電安全運維標準。